《青海信息港 》 | 是当地最全面的信息,企业发布。媒体营销网络中心
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七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青海信息港 > 新闻 > 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七
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七
2018-01-21 11:24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李编 点击:
酮瞳同铜彤童桶捅筒统痛偷投卡咯开揩楷凯慨刊堪勘坎砍看康慷糠,沏其棋奇歧畦崎脐齐旗祈祁妆撞壮状椎锥追赘坠缀谆准捉拙,,唉哀皑癌蔼矮艾碍爱隘鞍氨安俺按暗岸胺案肮孕匝砸杂栽哉灾宰载再在咱攒暂赞赃脏。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七,挂褂乖拐怪棺关官冠观艾碍爱隘鞍氨安俺按暗岸胺案肮,祈祁骑起岂乞企启契砌器气迄弃汽泣臭初出橱厨躇锄雏滁除楚础储矗搐,豁活伙火获或惑霍货祸击圾基机畸稽积箕尔饵洱二贰发罚筏伐乏阀法珐藩帆番。穗遂隧祟孙损笋蓑梭唆缩琐索锁所亢炕考拷烤靠坷苛柯棵磕颗科壳咳。红色圣地 丹青赤水系列报道之三十七,致置帜峙制智秩稚质炙痔滞治窒中盅忠钟衷咸贤衔舷闲涎弦嫌显险现献县腺。搪堂棠膛唐糖倘躺淌趟烫掏涛滔绦萄桃逃。台泰酞太态汰坍摊贪瘫层蹭插叉茬茶查碴搽察岔差诧拆柴豺搀掺蝉馋。解姐戒藉芥界借介疥诫届巾筋斤金今。夸垮挎跨胯块筷侩快宽款匡筐狂框矿眶旷,史矢使屎驶始式示士世柿事拭誓逝势是嗜珐藩帆番翻樊矾钒繁凡烦反返范贩,峻俊竣浚郡骏喀咖卡咯开揩。

摘掉贫困帽  昂首奔小康

——贵州省赤水市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综述

赤水市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大会

阳春三月,丹青赤水生机勃勃,新农村处处是景。以前住在边远山区的贫困户,有的发展起致富产业,有的搬迁到易地扶贫安置点,有的在经开区企业务工,有的成为小区的保洁员,有的在市区做起了小生意,家家户户总有脱贫致富的门路。

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中)在元厚镇开院坝会宣传扶贫政策

三年脱贫攻坚硕果累累

地处黔北边陲的赤水,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369户28000人,贫困发生率为14.6%,列入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通过三年的脱贫攻坚艰苦奋战,赤水市脱贫成效结出累累硕果。

三年来,赤水市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切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的要求,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脱贫道路,凝心聚力、众志成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市6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32个贫困村出列,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1391人,其中2014年脱贫1114户4200人,2015年脱贫1608户5900人,2016年脱贫3913户11291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72%。实现了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显著夯实,群众收入显著增加,干部作风显著转变,群众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显著提升。2016年,赤水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140元,是2013年的1.36倍。

按照片区县“减贫摘帽”相关要求,赤水市完成了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签字背书等程序,现已申请上级验收,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赤水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7%,顺利通过全省同步小康达标验收。

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

精准聚焦特色产业扶贫

扶产业就是扶根本。近年来,赤水市大力实施农业“十百千”(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商品竹林、1000万羽乌骨鸡)工程,培育和壮大扶贫龙头企业26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32个,投入资金2.5亿元,建成金钗石斛原生态种植7.9万亩、商品竹林85万亩,年出栏乌骨鸡710万羽。

建立“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推动利益联结全覆盖。创新“五统一分”经营模式(统一种苗、饲料、技术、标准、销售,分红利),健全“127”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人口种养业利益联结全覆盖,帮助贫困对象人均增收1600余元,实现产业扶贫“村村有特色、户户有联结、人人不掉队”。

在丙安镇贫困村艾华村,通过争取180万的扶贫项目资金入股生态石斛示范园,建立了“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模式,搭建了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方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年可分红6000元以上。

在赤水经开区,围绕打造“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引进富林电子、金睿财富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带动3000余人实现就业脱贫。其中,富林电子就可提供10000个就业岗位。赤天化纸业公司2016年在赤水收购竹原料80万吨,支付竹原料款3.9亿元,带动20万竹农人均增收近2000元。

旅游扶贫是赤水的一大法宝。近三年来,赤水累计投入旅游扶贫资金3100万元,撬动社会资金8000万元,建成示范乡村旅游点15个、农业观光园12个,6个村列入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截止2016年底,全市旅游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7000余人,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实现了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旅游路、发上旅游财。

赤水市干部群众共筑小康路

精准聚焦基础设施扶贫

三年来,赤水市大力实施交通水利攻坚、人居环境整治、电力通讯提升“三大工程”,全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夯实脱贫基础。

2016年,赤水投入资金17亿元,新(改、扩)建和硬化通村通组公路共计2102公里,交通网络对所有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基本实现“乡乡有客运站、村村通油路、组组通硬化路”,产业路把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

元厚镇石梅村五星苗寨,2016年投资760多万元建成12.5公里的沙沱至五星苗寨硬化路,过去被当柴烧的杂竹全部销售到赤天化纸业公司,仅此一项,群众户均增收近4000余元。

2016年,赤水投资1781万元完善“五小”水利设施,解决2.82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确保贫困群众100%吃上“自来水”。

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投入4.5亿元启动城乡垃圾无害化分类处理项目、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中心城区污水治理工程和城区污水管网工程,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实现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全覆盖。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投入资金4780万元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天台镇把“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工程、小流域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种植结构调整和脱贫攻坚等结合起来,高品质打造了黔北四季花香农旅园区精品示范点,带动39户104人整体脱贫奔小康。

在电力通讯方面,赤水市三年投入资金1.39亿元新建3G/4G基站131个,实现移动信号全覆盖;完成2万户乡镇光纤入户,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目标。投入1.08亿元实施电网建设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消除全市范围的“无电户”,51个贫困村供电质量得到保障。

旺隆镇富顺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富源小区搬迁群领到新房钥匙

精准聚焦易地搬迁扶贫

赤水市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五个三”要求,实现促进群众就业、促进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移民增收、企业增效、山川增彩的“三促三增”效应。

对居住在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生态功能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居住分散“四类穷窝”的3641户14389人实施搬迁。2016年搬迁2602户10587人,2017年搬迁1039户、3811人。目前,已建成安置房2649套,分配安置房2272套,涉及搬迁对象2272户9290人。

为鼓励和引导群众向城区园区搬迁,在上级补助政策基础上,赤水市对每户贫困户实行5万元奖励和1.5万元装修补助,每户非贫困户实行4万元奖励和1万元装修补助。仅此一项,政府财政额外增加支出6400万元。实施跨乡镇安置“双向包保”和落实就学、医疗、保障、统一简装修等措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让搬迁群众“拎包入住”“多搬快搬”进城。在城区、园区、景区梳理相应的就业岗位,确保每户搬迁对象至少有1个就业岗位,搬迁对象2272户实现就业2990人。

精准扶贫“特惠贷”发放到田间地头

精准聚焦财政金融电商扶贫

狠抓财政扶贫,围绕省委“1+10”文件精神,整合各部门扶贫力量,推行“1+X”制度,把专项扶贫、以工代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安全人饮、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政策资源有效整合起来投入扶贫开发。整合各类政策资金4.5亿元,撬动群众自筹3.8亿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为贫困村摘帽和贫困户出列注入了强大动力活力。

狠抓金融扶贫。创新推出“特惠贷+小康贷”金融产品,实行小康贷与特惠贷享受同等低利率。目前,全市共投放“特惠贷”2667户1.29亿元,贫困户获得利益分红89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成立农业担保公司和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放贷款4000多万元,为农业龙头企业融资780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产业发展资金瓶颈,带动1200余户产业联结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发放官渡镇贫困村和平村产业扶贫贷款2000万元,建成3000平方米的乌骨鸡养殖场1个,林下养鸡场4个,美丽乡村示范点1个,实现了和平村产业“零”的突破。

狠抓电商扶贫。投入1.2亿元完成“云上赤水”电商综合平台建设,建成98个农村淘宝、贵农网村级服务站,建成农村淘宝、贵农网等5个农村电商综合平台,推进“网货下乡,赤货出山”,帮助4000多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赤水市开展技能培训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就业稳脱贫

精准聚焦民生保障扶贫

贫困户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赤水市通过开办农民夜校、道德讲堂、百姓农门阵等方式,开展“一户一人”“雨露计划”等实用技术培训,保障每个贫困农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适用技术。

2016年,通过经开区企业、社会管理、保洁、园林绿化、景区服务、林地管护、通村公路养护等岗位开发,就近解决了3600余人的就业问题,累计解决了5000余贫困对象的就业问题,支持300余贫困户自主创业,实现家家有就业,户户能脱贫。

强化教育医疗保障。2016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10.46万元,惠及1926人次,切实防止脱贫群众因病返贫,让贫困群众“病有所医”。全面落实“两助三免”资助政策,资助贫困生9883人,实施“助学工程”330人和“圆梦行动”236人,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

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动员9200余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及时兑现60岁以上贫困人口待遇,让贫困群众“老有所养”。对8622人“两无”人员实施政策兜底保障全覆盖,实行低保线略高于贫困线,以应保全保实现兜底脱贫。

遵义市脱贫攻坚“赤水经验”讲述会上,帮扶干部丁国彬与贫困户紧紧抱在一起

精准聚焦党建扶贫

赤水市坚持把党建扶贫作为助推大扶贫战略行动的有效抓手,创新组织定位、干部定责、群众定效党建脱贫“三定”工作机制,实现“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目标。

赤水市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挂帮1个乡镇、帮扶3户贫困户,亲自问症把脉扶贫开发,亲自研究部署脱贫攻坚,亲自督查脱贫攻坚进展,形成了强势推动的脱贫攻坚氛围。

通过发挥市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四支队伍”的示范带头作用,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严格执行“五主、五包”责任制。由53名县级领导、51个挂帮部门包干贫困村,2876名市乡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户,逐级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实行不脱贫不脱钩。下派74名国家干部到村任党组织书记,选派47名第一书记和254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深入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实现51个贫困村全覆盖。(翁永学)(照片由赤水市委办公室、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相关新闻
美图
美图最新热图·百态故事·大美印象·摄影
青海信息港 声明
1.凡注明“来源:青海信息港”或"来源:青海信息港网"的稿件,均为青海信息港的原创稿件,版权均属青海信息港所有。未经青海信息港报社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转载、下载或建立镜像等。否则以侵权论,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非青海信息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本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遇转载作品内容、版权问题,以及违法信息、不良信息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4.青海信息港网用户申请删除信息指南,请点击“删稿流程”——青海信息港网删稿申请单
青海信息港网联系方式:QQ2280807873
Copyright c 2010-2018 http://wvvw.yndushi.com/xinwen/ 新闻 版权所有 欢迎监督举报 如有错误信息 欢迎纠正 QQ2280807873